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国画艺术名家 段性涛 黄金 艺栈
  dxt.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53018
最新博文:
中国画创新之我见      浅淡中国画的笔墨与情感      名家 段性涛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段性涛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我的动态    
中国画创新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05-12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向世界,国门大开,各种事物风涌而至,特别是外国的各种艺术流派更象凶猛般的潮水向我们袭来,更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其中中国画最为突出。可有一部分国画家基础较浅,没有一定的基本功,甚至还没搞懂什么是中国画的画家们,却把从西方绘画中得来的、学来的、捡来的,不管怎样来的半爪片鳞和印象派、荒诞派的东西拿来我用,而否定了中国画传统技法的法宝。他们忘记了“以形写神”,“应物、象形是也”,从而导致了对形(型)的破坏,否定了“形神兼备”的宗旨。至使中国画特有的民族传统受到了扭曲,反映出已经不是或不完全是眼中所见的世间美景。有的是闭门造车,缺乏生活体验,有的即便是外出写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走马观花,回去后靠照片、幻灯放大创作,也有靠掌握的几幅构图反复“复制”作品,这样的作品尽管也有效果,但无生机、无时代气息、更无从谈创新。为此,我想就中国画的创新浅谈一下。
       中国画的创新必须立足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与古人对话(画),多临摹历代名作,“读”、“临”、“品”,从中体悟古人的用笔、用墨,技法、皴法、笔法、墨法、章法。临其精神,用意笔墨,摹其面貌,尤重结构。中国画的临摹就是西方绘画的的素描。在者多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家就是自然规律的探索者。毛主席曾说过:“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是非常极其精辟的,说明了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真理。历代大凡有成就、大本领的书画家所创力作,都是深入社会,观察生活,搜集素材而最后提炼、加工创作而成。脱离了生活,一切艺术创作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达芬奇在创作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时,为了充分表现画面上的人物形象,每天坚持去公共场所速写,寻找角色,在大量的生活写生素材中进行选取、提炼、加工成画面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宋朝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画中所有描绘的人物、牲畜、车船、房屋、马头、街道等等都是画家通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分析、提炼升华,才创作出来的。当代国画巨匠齐白石表现的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作品,一代宗师李可染的成就,艺

术大师刘海粟十上黄山等等。他们的艺术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这些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十分注重生活和写生的,要创新唯有深入了解生活,细心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创作,不断的巩固和提高扎实的基本功。
       中国画讲“六法”,“六法”首先是“气韵,生动是也”,一是笔墨气息的连贯生动,二是内心与自然融洽的情感生动,总的要物我完美的统一。在画家眼里观察景物,首先是看它的神情,而不仅仅是观它的“型”形状、结构、阴阳、色彩的变化等,对一草一花、一树一石,不是如实地去描绘,而是体会它的特征、性格用以表达画家当时的思想、想法、情感、情趣。以神写形,以形写神,达到形神兼备,这于纯客观的描摹是截然不同的,当然其非物象的似,是表现内在的气质韵味。
      中国画创新在笔墨、线条上必须要有突破,要掌握墨色的变化、水分的多少。笔法有规律可循,而墨法要在纸上体会,至于想达到理想的墨色效果,那要看水法“分”的掌握,要随物象而变,掌握水法,实践中去体会、去领悟。古人曰“得笔法易,得墨法难,得墨法易,得水法难”。绘画下笔落墨时,往往是情之所至,随机应变,以一生发,而至无限。不是非框框所至,不能行笔,而是运用中国画的笔法、墨法、水法和纸质的特性,线条的一波三折,阴阳顿挫,画家的品格、学识、阅历、情感注入笔端,一发而不可收,甚至将错就错,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不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皆如此也。
       象刘海粟、吴作人等等诸多大师名家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色彩、光线等许多可借鉴的长处融入中国画,这在中国画创新之路上也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中国画创新的核心是不是现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或者对绘画工具、材料上进行创新改革,我认为可以去尝试,也不要反对此做法的效果,但更不能依赖去做此效果。因为中国画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中国画离不开书法,书法是笔墨的基础,要立足书法,以书入画,书法线条的表达能使得画面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那种表面模仿其他画种所出的效果,就自认为是中国画创新途径的理解是有点太简单幼稚了,对此,要真正实现中国画的创新,就要通过笔墨线条加之画家的情感、品格、学识、阅历等以及深入生活,在自然中摄取艺术精华,发扬光大中国画的民族性、地方性和独特地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画屹立在世界艺术殿堂里永放异彩。
      继承传统,体验生活是中国画创新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
      只有不断的改变,才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只有不停的创新,才能赢得更多的惊喜。

评论(0) | 阅读(672)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1 ()
2 ()
村外小桥接五洲 ()


我的最新动态

中国画创新之我见
浅淡中国画的笔墨与情感
名家 段性涛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段性涛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国画艺术名家段性涛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